郑新立:努力实现抑制通胀和稳定增长双重目标

 行业资讯     |      2025-04-05

省级环保部门主管所有市(地)环保局长,以及驻市(地)环境监察和监测机构人员,调控能力明显增强。

一是省级环保部门直接管理市(地)级环境监测机构,确保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真实有效;二是市(地)级统一管理行政区域内的环境执法力量,依法独立行使执法权,执法重心实现下移,强化查企。划归以后,职能和操作上没有什么大的不同。

郑新立:努力实现抑制通胀和稳定增长双重目标

现在独立出来,可能更加难以协调,地方政府可能更加抗拒。而其他区县由于距离城区较远,面积较大,因此并未实行垂直管理。这12个(申请)省份一旦方案通过了环保部和中编办的备案,就能正式成为试点身份,成熟一个,备案一个,启动一个,完成试点后,我们力争在2018年6月底前完成体制改革调整工作,在十三五末要保证按照新制度高效运行。省级环保部门主管所有市(地)环保局长,以及驻市(地)环境监察和监测机构人员,调控能力明显增强。在《意见》中,切实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对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的干预,主要通过省级上收并统一行使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和环境监察职能,市级统一管理环境执法队伍等措施。

2015年1月1日,号称史上最严环保法出台,为新的治理结构提供有效手段和依据。其次从人财物保障上解决干预。该研究员分析称,一般对于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的领域而言,订单到手后,企业还需经历12年的建设期,过程结束后才会迎来收获的运营期。

该研究员说,因为资本的逐利基因,会有更多的竞争者角逐这一市场,其供给竞争力将加大。财政部在《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深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在中央财政给予支持的公共服务领域,探索开展两个强制试点。而在垃圾处理方面,根据国家发改委、住建部8月联合发布的《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未来五年内,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垃圾得到有效分类,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今年4月,国务院正式印发被业内称为水十条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

从县区级政府剥离后,县区级环保部门工作人员的组织关系就要调到市区。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院长周永章认为,GDP至上的理念,是地方保护主义滥觞的根源。

郑新立:努力实现抑制通胀和稳定增长双重目标

原来地方环保部门和地方政府是一家子的,有问题好协调。此次环保机构垂直管理改革,亦在五中全会提出措施之列,剑指地方环境治理传统的块状结构,并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主体责任。去年年底,中央环保督察组正式进驻河北,开展为期一月的督查。县级环保局调整为市级环保局的派出分局,由市级环保局直接管理,领导班子成员由市级环保局任免。

改革的动作要快,这样才可以为十三五期间繁重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腾出时间、腾出空间。县级的环保机构职责有所变化,但是仍然是留在属地,只是财政供给关系有所调整,以前的工作,现在仍然是有活干,有事做,这就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平稳的过渡。他回忆,当时的模式是人、财、物从区政府一次性划归市政府,与桥西区一样的还有桥东区环保局,也划归邢台市环保局,变成桥东分局。赵亮认为,经过两批督察,对各地方的震慑目的已经部分达到。

地方政府的责任往往被转嫁给地方环保部门,出了环境事故则让环保部门背锅。地方政府有时也会换一种更柔软的姿态。

郑新立:努力实现抑制通胀和稳定增长双重目标

其实障碍就在于地方环保部门处于夹缝层,不能越雷池一步。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正式启动。

最严格环保制度的重大举措去年11月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列入国家五大发展理念,并强调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以强硬口吻宣告环保成为党和政府重点督查督办的领域。通过县一级环保部门与县级政府的剥离,县级政府不能再甩锅;而省级环保部门监察职能的强化,可以更好督促市、县政府落实环境治理责任。而县一级地方恰恰是环境问题的高发区,也是地方保护主义的高发区。加强基层环境执法的独立性很有必要。日前出台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方案》中也提及在莆田市先行展开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试点。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认为,破解地方干预,主要从三个层面来实施。

要加快出台环保监测监察执法标准化建设的规范性文件。前述环保部官员表示。

继环保部设立水、土、气三司后,省级及以下环保机构也将迎来大动作。为什么省环保局不直接管理基层执法?中国面积很大,情况复杂,既要考虑管理的便捷有效,还要兼顾到地方的积极性,周永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省级环保执法力量不足,因此《意见》中市级环保局实行以省级环保厅(局)为主的双重管理,仍为市级政府工作部门。

根据《意见》,垂直治理的主线任务还包括:通过显著增强省市两级对环境问题的统筹调控能力,探索设置跨流域跨地区环保机构等措施,切实解决难以适应统筹解决跨区域跨流域环境问题的新要求问题;以及通过统筹解决环保机构和人员身份编制、提高环保队伍专业化水平等措施,切实解决难以规范和加强地方环保机构队伍建设问题。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环保局一位孙姓副局长告诉记者,桥西区环保局在七八年之前就归邢台环保局管了。

国研中心环境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陈建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长期以来,地方环保采取属地治理模式,地方环保部门是地方政府的一个机构,处处受限,地方保护主义泛滥。一条,是比较符合中国国情的。赵亮在调查河北某地钢铁企业违规排放烟气时,遭遇当地组团公关,当地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钢铁厂所在镇的镇长、钢铁企业安全环境负责人组成多方会谈。宣传部副部长说自己可以代表。

此次《意见》出台,实际上是被倒逼出来的。由于环保牵涉的领域甚广,包括并不限于工业、农业、住房等部门,因而地方环保部门从政府剥离后,虽然执法相对独立,依旧不得不面临扯皮的困境,而且可能加剧。

根据《意见》,市级环保局实行以省级环保厅(局)为主的双重管理,省级环保厅(局)党组负责提名市级环保局局长、副局长。这是典型的分权集权制度安排。

从根源上讲,要破除唯GDP论的思想。当炮灰的地方环保部门区县级环保部门收归市级管辖并非是最近才有的创举。

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其实应该是向着一个目标前进的。为了本地的经济发展,遇到排污企业,尤其是本地的支柱企业,有些地方政府往往会网开一面,地方环保部门也是徒呼奈何。环保局经常被当成炮灰,这让赵亮感到痛心,新环保法实行一年多来,依然困难重重。肯定还要磨合,前述环保部官员表示,要进一步推动属于事业单位的县级环保部门转变为行政部门,但横亘在前的是国家对于编制数量的严控。

地方政府应该警醒,环境保护要和经济发展放到平等甚至更高的面上去考虑。如何落地,还要操心虽然《意见》已经出台,但周永章教授仍感到忧心。

河北安平县环保局一位副局长告诉记者,关于县环保局将转由衡水市直管,他早有耳闻,但目前具体方案尚未出台。关于环保机构垂直治理的话题已经被讨论了几十年。

《意见》在领导干部管理上,既有遵循,也有创新。河北、江苏等12个省(市)已经提出改革试点申请,据记者了解,12省试点名单目前已经敲定。